现在是陶瓷行业最艰难的时刻吗?
答案或许未必是。但各种前所未有的“行业现象”集中而至,正宛如一个个即将被点燃引信的火药桶,随时可能一触即发,引爆已经脆弱不堪、摇摇欲坠、负重发展的产业生态链,造成部分陶企、供应商,甚至是经销商的瞬间崩溃,并以一种波及甚广的惨怛结局黯然收场。
山雨欲来风满楼。征兆已经显现,并且愈发清晰,在产能严重供过于求,产品创新乏力、千篇一律的现实背景下,各种不健康的市场行为,凭借仅有的“超低价”优势,以非正常的方式和手段,蓬勃发展,愈演愈盛,给正常的经销渠道予以狠狠一击。
恶性循环之下,产品价格底线被层层突破、厂商诚信体系步步丧失,各种投机取巧日渐风行……都在剧烈冲击着传统的、正常的经营秩序。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在佛山华夏陶瓷城经营特价砖的店面多达约30家
炒货的秘密
“求货”、“找砖”……不知从何时起,这样的广告信息开始在各大微信朋友圈、网络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出现。据记者统计,一个人数规模为400人的微信群,每天发出的求购找砖信息多达四五十条。甚至为了找砖的更加便利,一些整合各产区销售人员资源的网络平台相继建立。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炒货”现象。
在陶瓷行业,对于厂家业务员,炒货已经成为人人皆有涉足的普遍行为,并且炒货收入高于正常的工资和提成收入已经不是秘密。其对于完成业务员的销售业绩和增长个人收入都有益处,一举两得。但疯狂的炒货,却对厂家的品牌口碑、企业和经销商的利益都构成了较大威胁。
炒货的“油水”有多丰厚?佛山某陶瓷厂家销售总经理告诉记者,据其所知,在微晶石火爆的2013年前后,产品售价和利润都较高,曾有厂家业务员向经销商倒卖微晶石,一单就获利近百万的“辉煌战绩”。
后来纸没能包住火,经销商得知自己被坑后,还跑到厂家工厂闹事。这对于厂家的诚信和形象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害。
近些年,在看到炒货对企业的危害后,很多企业通过完善规章制度、监察制度,来减少和规避这种“灰色地带”。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便是监管最为严格的知名陶企,也无法完全杜绝员工的炒货行为。
正因为屡禁不绝,很多企业即便知道炒货的存在,只要不做得太过分,对公司利益未造成直接损害,通常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据陶企销售人士介绍,事实上,现在并非炒货最严重的阶段。
“炒货最火爆、更赚钱的是前三年,并且是悄无声息的‘赚钱’,彼时微信还没有完全兴起,信息也不对等,价格不透明,一片批发价一百多元的抛晶砖可以以两三百元的高价转手卖出。”这位销售人士说,但现在价格越来越透明,经销商的要求越来越高,资金也越来越紧张。
谈及炒货的方式和门路,多位陶企销售人士透露,各式各样的方法应有尽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炒货的销售渠道主要以工程居多,直接寻找厂家拿批发价,价格越低廉越好。货源的解决往往不是难事,“拿着瓷砖的样品图片,凭借牢固的人脉资源和关系网,通常在产品品类和花色齐全的佛山很容易找到。”
库存压力较大的产品往往更容易操作,这类产品处理价格低,一次性销量较大,可操作的利润空间更高。炒货的方式通常以“非正规渠道为主”——正规渠道难以获利。
“满屏都是找砖”折射出产品越来越多元?
陶业找砖现象为何越来越普遍?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产品品类越来越多元,差异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前炒货,给朋友打几个电话,基本上就能够找到,但现在找砖可能要消耗很大的精力和时间。”
过去,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同一款产品被多家陶企共同生产,而今个性化越来越鲜明,部分产品可能仅有个别厂家在产。
归根结底,是近两年普通大众化产品利润越来越低,陶瓷厂家开始逐步意识到创新的差异化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推动陶企在产品设计与花色开发等方面的进步。
也有行业人士指出,由于去年来陶企的库存压力普遍较大,加之消费市场的不断萎缩,导致今年开年陶企的开窑率较低,陶企也不敢胡乱排产,产能的不足,造成部分花色被陶企停止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产品的结构性缺失。
还有人士认为,如果仅仅从炒货角度出发,“找砖热”很有可能是炒货者的“作秀”行为:真正深谙炒货门路的老手,渠道资源丰富,在产品价格已经完全透明的条件下,不可能会找不到砖,并四处发信息找砖,很可能是其已经找到了货源,但在瓷砖价格不断下跌的当下,希望能够找到价格更便宜的替代品。
相关人士指出,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随着产品结构的更趋多元,“找砖”现象或许会更加普遍,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一些零散的工程订单,甚至还会几经转手,反复热炒。
特价砖的逆生长
特价砖是去年来开始大量出现的另一种特殊存在。
低价收购陶瓷厂家库存,然后转手卖出,赚取中间差价……特价砖以灵活的经营方式、强大的消化能力,如燎原的星星之火,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遍及佛山各大陶瓷交易市场。
陶业凛冬下,无论是厂家出货还是终端零售都一片肃杀,但特价砖市场却格外火爆,采购与销售货如轮转、大进大出,对严重依赖价格、渠道单一、品牌形象模糊的低端陶瓷厂家形成巨大冲击。
一方面是厂家处理库存、供应商处理抵债砖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是低端消费市场对价格的高度敏感。特价砖随市场的走势逆向生长,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伴随着倒闭破产及市场的萧条,冲款砖、低价砖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野蛮生长。
行情愈差,特价砖市场就愈火爆。有人说,特价砖的“疯狂”,是产能严重过剩背景下,烙印在中国建陶身上的一块沉痛“伤疤”。
特价砖究竟“疯狂”到怎样的程度?佛山华夏陶瓷城陶南路一家特价砖展厅负责人唐先生介绍:“去年上半年,陶南路还没有特价砖展厅,到今年3月份就发展到了18~20家”。
而据本报记者统计和综合多位业内人士的说法,如今在华夏陶瓷城经营特价砖的店面至少超过30家,佛山地区经营特价砖的商家大大小小有近300家,散布于华夏陶瓷城、沙岗陶瓷批发市场、意美家陶瓷卫浴世界等多个陶瓷交易市场及南庄的各个村落和仓库。
记者多方求证,对于一些经营年限较长,资金实力雄厚和客源基础稳定的大型特价砖商家而言,月销量大致在2000~3000万元。个别规模较大的商家,高峰时期,甚至就能够卖出400万元的货。
事实上,冲款砖、特价砖由来已久,只是去年来开始“疯狂”。过去,囿于行情较好、货源少,仅有个别厂家在做,规模也不大。但最近几年,行情急转而下,冲款砖、特价砖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行情差,厂家库存压力也大,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很多厂家都将一些过时的花色当做冲款砖、特价砖低价贱卖。并且特价砖中不乏知名厂家的产品,质量也好,只是花色有些过时。
这些产品在短时间内通常难以通过厂家自有渠道及时消化,堆置在仓库对于厂家而言,不仅需要支付仓储费用,久而久之,还将进一步贬值。低价卖给冲款砖商家,现款现结的灵活经营方式,对于资金链紧张的很多厂家来说,不仅能够帮助其减轻库存压力,而且还可减轻资金压力。
从某种程度而言,它是陶瓷厂家清理库存和减轻库存压力,供应商将抵债砖变现的更佳途径之一。
对比私抛厂等低端陶瓷生产厂家,冲款砖价格更低,操作更为灵活,它的愈演愈烈,虽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对低端陶瓷厂家形成较大冲击,让原本就低迷的市场更加惨淡,但也加速陶业洗牌进程和鞭策低端品牌转型升级。
在产品价格“低无底线”的特价砖市场,每天都在缔造各种热销传奇,类似一片800×800mm规格的聚晶仅需10元左右的超低价比比皆是。看到其中的“可操作”空间,一些陶企的营销总经理、区域经理在掌握一定的资金、人脉和渠道后,迫于销售任务压力,索性辞去工作,自己做“小老板”,全职干起采购、销售特价砖的的营生。
价格的低廉让游戏规则悄然发生改变,对经销商亦有重大影响。如若一些做批发的经销商知道还有特价砖这种更低价的进货渠道,则会直接找到特价砖商家寻求合作;而对于长期低价处理库存的瓷砖生产厂家,虽可疏解一时之难,但在“降价容易、提价难”的建陶经营规律下,对于厂家未来的健康经营,已经深深地埋下慢性的恶果,加重陶企的经营压力。
野蛮发展的同时,经营冲款砖、特价砖也面临较高概率的风险和隐患。一些诸如价格欺诈、品质欺诈等市场乱象亦应运而生,并广遭诟病。特别是品质问题,特价砖商家几乎毫无售后服务可言,产品成交后出现的破碎、色差等问题概不负责,严重冲击着买卖双方的信用体系。
特价砖、冲款砖是陶业经营环境严重恶化的产物。随着产业的重新洗牌,市场形势的好转,陶企库存压力的减轻,冲款砖的采购渠道势必会收窄,特价砖的规模亦会同步收缩。可以说,行业发展愈健康良性,特价砖的生存空间就愈狭窄。
“招商难”与“找品牌难”
在各方“现象”的共同影响下和市场环境的作用下,2016年5月份开始,市场就吹起阵阵凉意,多位陶企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五月份销量同比下滑30%以上。”
但尽管如此,无论市场如何乱象迭出,受冲击更大的永远为无品牌、无产品特色的中小型生产厂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这类厂家赖以生存的价格优势“在没有更低,只有更低”的价格逻辑面前开始荡然无存。而真牌形象鲜明、产品花色逼真以及个性独特的厂家依旧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陶企在终端面临“招商难”的困境,而另一方面,经销商则面临“找砖难、找合适的品牌难”的无奈。透过“找砖”的多个案例不难看出,市场稀缺的无非是价格特别便宜的产品和花色独特的个性化产品,但再低廉的价格也仅是短期行为,难以持续。
“产品一定要有特色,能够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感官。”多年前,这一产品发展理念就被陶企所重视,不少厂家也一直在发力探索,但经销商始终认为,厂家很难跟上它们的发展步伐。与此同时,市场本身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若仍以“老套路”出牌,很难带给经销商想要的产品和模式。
以仿古砖为例,无论是经销商还是工程商,总感觉找不到合适的产品,但另一方面仿古砖品牌并不在少数,且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在于,产品设计和生产未贴近市场需求。
曾有行业知名人士撰文称,建陶行业发展数十年,一直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很少有人或企业能够脚踏实地的发展,无论是业务员炒货等投机取巧行为,还是陶企产品的盲目跟风,都是产业发展浮躁的体现。
毫无疑问,随着产业发展的逐步成熟,在大浪淘沙式的洗牌过程中,类似的厂家业务员和陶企都将被淘汰。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真正有能力、能够办实事的员工,以维护企业利益和创造价值为核心,实现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