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霍金那样用眼睛安排生活?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眼控无障碍智能家居系统特别引人瞩目。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无需动手,只需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就可通过眼睛所看的位置来控制电脑操作、轮椅的行动、电灯开关、电视选台、电风扇和空调的开关等。言语不方便者还可用眼睛打字和家人沟通交流,甚至可用眼睛上网、炒股、或使用QQ和微信进行社交。
当记者戴上VR眼镜准备体验虚拟技术结合pc端的身临其境感时,工作人员在一旁提醒道:“你眼睛盯着打击目标,按下键盘就可以攻击。”不同于往常的VR眼镜提供的技术,在装入眼控系统后,游戏设备的操作模式变成了用眼睛就可以进行攻击。
“这就是我们眼控技术的特点,老人只需要通过眼球的运动就可以进行操作。”眼控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可以用眼睛控制电脑,电视、iPad、手机、智能家居、轮椅、护理床等设备都可以融入眼控技术。
一位正在利用眼控技术实现对电脑进行眼动操作的王先生连连感慨,“我看了‘打开一号灯’,这台灯就亮了,是灵啊!”为了方便一些不识字的老人,技术人员还
特意将一些界面设计为图标进行提示,这样老人就可以通过模块提示对电脑实现眼动操作,而系统则会根据老人的眼球进行操作,无需借助键盘鼠标等外接设备。
不过,这套眼控系统还没有走到老人们的生活中。“目前为止,我们这套技术就是为那些像霍金一样帕金森或者高位截瘫的老年人提供,多用于和学校、研究所等机
构合作。”王娴解释,因为眼控技术是一套系统并不是具体设备。即便可以操作车子、电脑、智能家居,技术人员还是需要将线路和系统装入第三方设备中才可以运
行,因此很少出售于私人家庭,推广力度与市民生活的普及度还有待商榷,“如果你真的要买,价格大约2万左右。”
记者发现,每每利用眼控技术操作一段时间后,眼睛都有轻微酸涩,对此,王娴表示:“眼控技术大多只适合那些视力好的老人,青光眼白内障等目前还不适用”。
在墙顶上装入一部传感器就可以勘测大约17平方的房间实时情况?这套来自日本的照护支援方案为不少老年人遇到突发情况后的救援行动加快了节奏,装上传感器
就可以探测老人起床、下床、跌倒、滚落和呼吸时的体动情况,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发出警报。传感器就会将房间的实时画面传送到看护人员的手机上,及时对老人
进行营救,而老人也可以利用呼唤器通过无线对看护人员进行呼叫。
据了解,照护系统除了看护人员和老人的直接对接外,更有第三方配备一台服务器,“现在很多老人出了问题后都不会记得清自己到底是怎么摔倒,因此很容易发生
法律纠纷。”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三方的服务器一般都会安装在护工单位,以集中掌握各个房间的状况,避免纠纷发生。而不同于一般监视器的是,照护系统虽然有
行动通知、影像传送、信息共享等功能。但是对于老人的隐私性依然有一定的保护,所有实时监控的画面都只会在警报响起的一刹那传送到看护人员手机中,其他时
候老人依然可以拥有私人空间。
前景荆棘密布 普及之路任重道远
不过,这一技术的实现投入成本较高,价格大约在2万元左右,未来该技术的推广力度和家庭生活的普及度还是个未知数。与智能家居概念有着类似的命运,未来的普
及之路还任重道远。一方面更大的障碍便是技术方面的难以支撑,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观念还未完全转变,这二者成为了该眼控家居技术发展的更大荆棘。
技术方面的桎梏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转移的因素,由于资金成本、互联互通等条件的限制,突破技术障碍的普及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况且将线路和系统装入第三方设备之中本身就是一个浩大的互动链工程,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或许还并不实际。
另外,消费者观念也成为了眼控技术推广的阻碍之一。对于一些持有资金的传统消费者来说,其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同时很大部分的消费者在思想上形成了对
于新技术概念的排斥,认为新技术复杂而又不实用。这一思想就为眼控家居概念以及智能家居系统的推广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突破技术方面的桎梏,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成为了很多开发人员所头疼的问题。或许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成本的逐步降低,技术这方面不再是阻碍新概念推广的因素,但消费者观念性的东西应该如何去改变呢?或许只有靠时间才能慢慢去改变。(综合整理自:新闻晨报 智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