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轶青
《AXD空间艺术》主编 艺术与设计评论家、策展人
设计,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途径,室内设计更是如此。通过设计,将我们对世界和自己的所有美好期待托赋予有形、有限定的生活空间。因此,我坚信,“设计的本质是陪伴!”,这就是设计的意义!
意义,是需要接续的。
回望空间,因为位置、规模不同,使用功能、属性各异,使用者的期望、美学素养也千差万别,解决空间问题的方法、技术可能因人而异。柯布有柯布的方法,密斯有密斯的态度,赖特有赖特的观点,并无高下低劣之分,但是,殊途同归,意义却有明确指向:对人、自然充满情感的蜜意与关怀,这一切,需要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就是我们设计的视角和立场,这就是我们需要接续的意义!
毋庸辩驳,评奖、竞赛的方式,曾经对我们这个设计后起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很多对设计充满梦想和观点的设计师,通过获奖的方式,从幕后走向前台,让设计从满足人们眼球到生活意义的觉醒,功不可没。但是后来,评奖、竞赛的方式开始变味,成为很多人圈钱和恶意垄断设计资源的工具,设计奖,被金钱绑架了;还有很多奖项,以学术和权威自居,散布的却是已经落后、散发尸体般腐烂气味的所谓学术思想与设计的意义,出发点非常可疑,误导了设计师的方向。
于是,设计和设计奖项开始走向追求形式化和奢靡主义的迷途,不再鲜活,不再充满生命的朝气与律动。
莎士比亚曾经借助哈姆莱特之口,向我们警示: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设计奖同样如此,是继续堕落还是改弦易辙,重获新生,是时候需要我们每一个设计人思考的时刻了!
好在中国有一些有责任心的学术机构和专业人士是清醒的,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借鉴世界上设计奖项的经验,高举设计正确的价值观和被实践证明是正在成长、有生命力的学术思想的大旗,让设计的意义得以接续和凸显,让设计重归正确的轨道。
第六届筑巢奖颁奖典礼
重新上路的“筑巢奖”就是这样一个敢于直面中国室内设计痛点的设计奖项!
作为曾经中国最的室内设计奖项之一的“筑巢奖”,维持现状和改良模式并非难事,但是,这样的维持和改良并不能唤醒正在沉迷于参与不正常评奖设计师的内心,长此以往,将会误导很多设计师的心智,迷失设计价值的正确方向,将刚刚被我们认可具有价值的室内设计行业,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是与“筑巢奖”发起的初衷----“专注于培养和提升青年设计师的设计才华与实力,致力于解决人居环境功能问题并创造人居幸福感”背道而驰。
设计意义的接续,立意与方式的正确比方法和程序的完备更具重要的意义。
“筑巢奖”行途中的困难是巨大而莫测的,因为它挑战了中国目前已经固有的办奖、评奖模式,以前均衡的格局必将会被打破,被质疑、被诟病,但我相信筑巢奖组委会和它与生俱来的生命力会渡过艰难地岁月,迎来新兴的曙光和美好的明天!